湿地:具有显著生态功能的自然或者人工的、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 的海域,但是水田以及用于养殖的人工的水域和滩涂除外。
湿地分级:按照生态区位、面积以及维护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程度对湿地进行等级划分的过程。注:分为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
湿地分类:按照湿地某一方面的特征属性对湿地进行归并或细分的过程。
人工湿地:人类为了利用某种湿地功能或用途而建造的湿地,或对自然湿地进行改造而形成的人工维持和运行的湿地。注:包括某些开发活动导致积水而形成的水库水面、坑塘水面、沟渠等湿地。
红树林地:沿海生长红树植物的土地。注:包含红树林苗圃。
森林沼泽:以乔木植物为优势群落、郁闭度不小于0.1的淡水沼泽。
灌丛沼泽:以灌丛植物为优势群落、覆盖度不小于40%的淡水沼泽。
沼泽草地:以天然草本植物为主的沼泽化的低地草甸、高寒草甸。
其他沼泽地:除森林沼泽、灌丛沼泽和沼泽草地外,地表经常过湿或有薄层积水,生长沼生或部分沼生和部分湿生、水生或盐生植物的土地。注1:包括草本沼泽、苔藓沼泽、内陆盐沼等。注2:草本沼泽是由水生和沼生的草本植物组成优势群落的淡水沼泽。注3:苔藓沼泽是发育在有机土壤的、具有泥炭层的以苔藓植物为优势群落的沼泽。注 4:内陆盐沼是受盐水影响,生长盐生植被的沼泽。
沿海滩涂: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注:包含海岛的沿海滩涂,不包括已利用的滩地。
内陆滩涂: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间的滩地;时令湖、河洪水位以下的滩地;水库、坑塘的正常蓄水位与洪水位间的滩地。注:包含海岛的内陆滩地,不包括已利用的滩地。
河流水面:天然形成或人工开挖河流常水位岸线之间的水面。注:不包括被堤坝拦截后形成的水库区段水面。
湖泊水面:天然形成的积水区常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
水库水面:人工拦截汇集而成的总设计库容不小于10万m的水库正常蓄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
坑塘水面:人工开挖或天然形成的蓄水量小于10万m的坑塘常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
沟渠:人工修建,宽度不小于1m(南方)或宽度不小于2m(北方)的用于引、排、灌的渠道。注:包括渠槽、渠堤、附属护路林及小型泵站。
红树林湿地:由红树植物为主组成的近海和海岸潮间湿地。
滨海湿地:低潮时水深小于6m的水域及其沿岸浸湿地带。注:包括水深不超过6m的永久性水域、潮间带(或洪泛地带)和沿海低地等。
泥炭土:由植物遗骸在厌氧条件下不完全分解而长时间积累形成的土壤。
泥炭地:主要由泥炭构成的一种湿地类型。注:泥炭是一种主要由不完全分解的植物残骸组成的有机物。
淡水湿地:湿地水体中溶解性固体含量小于1g/L的湿地。
咸水湿地:湿地水体中溶解性固体含量在1g/L~10g/L的湿地。注:包含微咸水湿地(湿地水体中溶解性固体含量在1g/L~3g/L的湿地)。
盐水湿地:湿地水体中溶解性固体含量在10g/L~50g/L的湿地。
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在填料表层以上,从池体进水端水平流向出水端的人工湿地。
潜流人工湿地:水在填料中流动,从湿地池体一端进入,沿填料孔隙流向出水端的人工湿地。注:包括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和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水在填料中流动,从湿地池体一端进入,以垂直流方式通过池体中的填料层的人工湿地。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水在填料中流动,从湿地池体一端进入水平流向出水端的人工湿地。
湿地景观:以湿地为主体,与周边地貌、植被等形成的集合。
湿地水文:湿地中进水、出水和储存水与周边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
湿地栖息地:适合某种或某类生物生长、繁育的湿地区域。
生境岛:位于湿地水体中,在常水位时能露出水面且为湿地生物提供一个相对安全不受干扰的栖息与隐蔽场所的岛。
潜育层:在地下水长期浸渍下,经潜育化作用而形成的黏土或亚黏土层。
注:其中,高价铁锰化合物被还原为低价化合物,土色呈蓝灰色或青灰色,土壤多处于黏滞状态。
湿地污染:人为因素导致湿地中某些成分超过一定含量或因排入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类生存及湿地健康造成危害的过程或现象。
湿地水污染:人为因素导致湿地水体的感官性状(色、嗅、味、浊度)、物理化学性质、化学成分、生物组成以及底泥(沉积物)等发生异常变化的现象。注:湿地水污染是湿地污染中的一种。
季节性积水:属于或依赖于某一特定季节的湿地地表积水的状态。
常水位:在江河、湖泊的某一地点,经过长时期对水位的观测后得出的,在一年或若干年中,有50%的水位不低于某一基面的高程。
高潮位:在潮汐涨落过程中,海水面上升到最高位置时的水位。
低潮位:在潮汐涨落过程中,海水面下降到最低位置时的水位。
湿地生态系统:湿地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
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湿地生态系统在其内部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人类从湿地生态系统中获得的各种惠益。注: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
湿地植物:栖息于湿地环境并完成大部分生活史的植物。注:包括水生植物、湿生植物和沼生植物。
湿地植物群落:在湿地环境相对均一的区域内,有规律地共同生活的所有植物种群的集合。
湿地典型植被:能反映某一湿地类型特点的本土优势植被。
沼生植物:生长在沼泽地带的、仅植株的根系及近于基部位置浸没于水中的植物。
挺水植物:根长在底泥中而茎叶伸出水面并在大气中开花的植物。
沉水植物:植物体全部位于水层下面,由根、根须或叶状体固着在水下基质上生活的大型植物。
浮水植物:具有发达的地下根茎或块根,或能产生大量的种子和果实的水生高等植物。注:多为季节性休眠植物类型,包括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
浮叶植物:根扎泥中,叶浮于水上的植物。注:具有较好的耐淤能力,不易暴发性生长,适宜生长环境水深一般为0.4m~1m。
红树植物: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乔木和灌木。注1:包括真红树植物和半红树植物。注2:真红树植物是专一性地生长在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及两种草本植物(卤蕨和尖叶卤蕨)。注3:半红树植物是能生长于潮间带但不成为优势种,也能在陆地非盐渍土生长的两栖木本植物。
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植物群落。
浮游动物:游泳能力很弱,悬浮于水层中的体型细小的水生动物。
水鸟:以湿地为主要生境,且在某一生活史阶段依赖于湿地,在形态和行为上对湿地形成特异性适应的鸟类。
湿地保护:根据湿地生态系统固有的生态规律与外部扰动的反应,采取各种调控措施,从而达到系统总体最优
湿地管理:遵循客观规律并依据法规和政策对湿地进行调控的过程。
湿地率:一定陆域范围内,湿地总面积占该区域国土面积的比例。
湿地保护率:在一定范围内,受保护的湿地面积占该区域湿地总面积的比例。
重要湿地:生态区位、面积以及维护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湿地。注:分为国家重要湿地和省级重要湿地。
国际重要湿地: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符合《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的国际重要湿地指定标准,并被列入该公约的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
国家重要湿地:湿地生态功能和效益具有国家重要意义,符合国家重要湿地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等有关规定予以保护和管理的湿地。
省级重要湿地:湿地生态功能和效益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内具有重要意义,符合省级重要湿地标准,被列入省级重要湿地名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等有关规定予以保护和管理的湿地。
小微湿地群:由3个及以上的小微湿地通过水文联系构成的群体。
湿地生态系统结构:湿地生态系统各要素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组织形式、结合方式和秩序。
红树林生态系统:红树林与其周边环境和其生物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
注:包括红树植物、半红树植物、红树林伴生植物及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昆虫、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微生物等生物以及水、大气、沉积物等无机环境。
湿地退化:由于人为活动影响或自然环境变化,造成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出现功能衰退、生物多样性下降、面积减少的现象。
湿地演替:湿地由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注:包括正向演替和逆向演替。
湿地生态风险:湿地生态系统受到外在或内在的威胁作用或存在潜在威胁因子,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状况发生改变,进而危及生态系统健康的可能性。注:湿地生态风险主要来源于湿地本身的生态状况、湿地受威胁情况以及湿地管理有效性等三方面。
湿地生态安全:湿地生态系统处于没有外来干扰和胁迫,或这种干扰和胁迫未超过生态承载的状态。
国际湿地城市:按照《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决议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由中国政府提名,经该公约常务委员会批准,颁发“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证书的城市。注:参与国际湿地城市认证的为直辖市的区、省辖市(地级市与副省级城市)和县级市全域。
湿地自然保护区:对有代表性的湿地生态系统、湿地野生动植物物种的集中分布区、淡水泉、温泉和溶洞等保护对象所在地,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湿地公园: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开展湿地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目的,经省级以上林草主管部门批准设立,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保护和管理的特定区域。注:根据批准设立的主体不同,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两类。
湿地信息:关于湿地自然环境、湿地功能与利用、湿地保护管理及相关动态变化的信息。注:其表达形式包括文字、数字、符号、图形、图像、影像和声音等。
湿地分类编码:根据湿地的属性和特征,将湿地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合理分类,建立起一定的分类系统,并用数字、字母等易于计算机和人类识别的符号体系表示出来的过程。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湿地生态系统本身保持自身完整的结构并发挥正常功能,且在受到压力后能够恢复到正常状况的状态。
湿地生物多样性: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以及基因多样性的总称。
参照湿地:能作为生态恢复目标或基准的湿地。注:通常包括退化前的自然湿地、未因人类活动而退化的本底现存湿地以及能适应正在发生的或可预测的环境变化的湿地。
湿地生态修复:在自然因素作用和人为干预下,改变和消除导致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主导因子,调整和优化配置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以促进和改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过程。
湿地植被恢复:以改善湿地植物群落结构为主要目标的生物工程措施。
湿地栖息地修复:通过适当的生态技术或工程措施,改善湿地生物生存环境质量的过程。
湿地重建:人为采取地貌重塑、生境重构、植被和动物区系恢复等措施,恢复因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而丧失功能的湿地生态系统的过程。
湿地生态工程:运用生态工程原理,通过人工湿地建设或天然湿地改良,以达到提升湿地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湿地生物质生产能力与强化生态服务功能目的的工程措施。
湿地保育工程:对由于人为干扰和破坏而偏离固有生态规律的湿地生态系统采取维护监测,或辅以适当人工促进恢复等行为的工程措施。
湿地生态保护补偿:对由于湿地生态环境保护而遭受损失或丧失发展机会的单位或个人给予的资金、技术、教育、实物上的补偿和扶持活动的总称。
生态补水:以恢复湿地生态功能为主要目标的补充水量和恢复自然水文节律的过程。
退养还滩:从滩涂开垦而来的养殖场地,依法逐步收回并将受损的海域滩涂、海水养殖池塘等逐步恢复为原有
退牧还湿:将已变更为牧草地的原湿地区域,停止放牧或休牧,逐步恢复湿地功能的过程。
红树林恢复:将红树繁殖体或幼苗引入可维持其生长的林地或滩涂,或者通过改善原有红树林湿地生境条件,使红树林形成稳定的植被群落和生态系统并提供与原生红树林相似生态功能的过程。
湿地恢复费:经依法批准占用重要湿地(除因防洪、航道、港口或者其他水工程占用河道管理范围及蓄滞洪区内的湿地外)的单位因没有条件恢复、重建和所占用湿地面积和质量相当的湿地所缴纳的费用。
湿地调查评价:按照统一的规范和要求,对一定范围的湿地及其资源进行详细调查评价,并进行条目化和档案化管理的过程。
湿地监测:采用科学可对比的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湿地资源类型、数量、质量、利用、受威胁状况、人类经济活动及其对湿地影响等内容和指标进行连续动态测定和观察的过程。
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采用科学方法在一定时间或空间上对特定类型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特征要素与功能要素进行野外定位观察与测量,定量获取湿地生态状况及其变化信息的过程。
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通过建立观测点和观测样地,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功能以及干扰等进行长期定位观测、获取连续观测数据的科学研究平台。
湿地合理利用:在维持湿地生态系统自然属性的前提下,使湿地能持续地为人类提供福利的利用方式。
湿地生态状况:在相应的时空尺度下,构成湿地生态系统组分、过程、服务等状况。
湿地生态特征:在特定时间与地点的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组分、过程、服务的组合。注:生态系统组分分为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组分,包括土壤、水、植物、动物、养分及其相关作用。
湿地供给服务:人类从湿地生态系统获得的产品生产服务。
注:包括食物生产、水资源供给、原材料生产、航运和电力供给等。
湿地调节服务:人类从湿地生态系统过程的调节功能中获得的福祉。
注:包括水源涵养、洪水调蓄、水质净化、补充地下水、气候调节、固碳、释氧、保持土壤、消浪护岸等。
湿地文化服务:人类从湿地生态系统获得的非物质福祉。注:包括休闲旅游、科研、教育和身心健康等。
湿地支持服务:湿地生态系统为提供和支撑其他服务而必需的基础服务。
湿地碳汇:湿地从大气中清除温室气体、气溶胶或温室气体前体物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注:温室气体前体物是指经过化学反应生成温室气体的有机物。
湿地健康评价: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管理提供依据的、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现状评定分析和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未来发展态势进行的预测性研判。
湿地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湿地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的过程。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评价:基于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监测数据,构建包括水文水环境、生境质量、物种多样性及干扰压力等评估指标的体系框架,评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质量优劣程度的过程。
湿地生态承载力:湿地生态系统承受外界干扰、冲击等压力,而结构和功能不遭受损害,或者受损害后能自我恢复、修复的能力。
湿地受威胁因子: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或潜在威胁的因素。
湿地受威胁程度:湿地在受到威胁时,反映湿地变化程度的分级状况。
湿地丧失:湿地的绝对数值受到损失的现象。注:多指面积损失。
生态需水量: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稳定、发挥正常生态功能所需的水量。注:同时考虑水质、水量和水文节律。
转载来源:微信公众号”林草情报局”